香樟家园
  • 薪火传递,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闪发光
    作者: 发布于:2020-11-22 08:25:00

    60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106名志愿者脱颖而出暑期50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恪尽职守本着奉献、友爱的志愿服务精神将贴心的服务送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门口去助力他们放飞梦想十余年坚守十余年接力南大学子以“受助、解困、成才、反馈”的良性循环让助学贷款志愿服务成为日渐响亮的品牌

    受江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委托,今年我校继续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暑期志愿活动,遴选并培训了106名学生志愿者。为提升服务质量,校学生资助中心给全体志愿者统一进行了岗前培训。

    2020年7月13日-8月28日,志愿者们分赴其家庭所在地的学生资助中心,上岗参加志愿工作,分布遍及全省103个县市区。他们工作在扶贫工作第一线,在近50天的时间里坚守岗位,帮助全省16.2万余名贫困学子办理了助学贷款业务,累计金额高达约12.9亿元,托举起了更多人的求学之梦。

    2020年暑期志愿者第一轮面试现场


    2020年暑期志愿者第二轮面试现场


    2020年暑期志愿者岗前业务培训现场


    2020年暑期志愿者礼仪培训现场


    2020年暑期志愿者系统操作培训现场

    志愿者服务工作能够圆满完成,离不开学校认真安排的岗前培训,离不开志愿者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


    扶贫先扶智,助力学子圆梦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出台资助政策6项,完善资助政策13项,明确要求,继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让每位学子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国家开发银行开通了线上远程续贷系统,提高了贷款效率。贷款者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续贷手续。

    科技助力,改变的是办理方式,不变的是贴心服务。自网上远程续贷系统开通以来,助贷志愿者游兴芳每天都能在网上接收到十多份续贷申请。她时刻关注网上系统,及时审核在线申请,随时准备接听热线电话、解答线上疑惑,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完备的服务。

    游兴芳接受家长电话咨询

    在赣州市赣县区,一位带着南昌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的男同学,来到了这里的资助中心。助学贷款,曾一路帮助他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现在,这份保障将继续支持他读研深造。面对今年续贷的新变化,志愿者钟恺韬同学耐心地向他讲解新流程,让续贷者充分享受远程服务带来的便利。

    钟恺韬用电脑操作办理手续

    在九江市永修县资助中心有这样一位贷款者,经过了几年的日夜苦读,终于为自己赢得了步入大学的通行证。但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特殊,家人希望他能放弃读大学的机会,赚钱养家。他不甘心,坚信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改变命运。为难之际,他选择独自前往资助中心咨询,希望能通过贷款走进大学。

    助贷志愿者彭嘉怡积极为这位同学解答贷款相关事宜,她回忆道:“我真心希望他可以在大学学到知识、改变命运。看到他这么努力,我的内心有些惭愧。我应该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彭嘉怡指导家长填写所需材料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地域延续的关键举措之一,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役。

    助学贷款,为青年人的求学之路插上翅膀。参与本次活动的许多志愿者自己就是助学贷款的受益者,他们受惠于此而奉献其中,将爱心传递给赣鄱大地上的更多学生。刘瑞芬同学表示,“读书期间借贷不收取任何利息,这是国家对我们这一代学子的支持。感谢这项政策,能让我踏实读书、安心求学。”

    正是对这份政策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知,志愿者们饱含十二分的精神,提供最周到的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这片红土地上的青年儿女。50多个酷热的日子里,这些可爱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者的精神……


    勤勉

    七点半,当这座南方小城逐渐苏醒时,志愿者郭红梅吃过早饭,来到了资助中心。开门、烧水、拖地、调试设备,她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审核材料、附件扫描、合同签订、打印受理证明,所有的办理程序都不能出错,不然后期复核发现错误,会很麻烦。”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每一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最忙的时候也不能有片刻马虎。

    在志愿工作的后期,由于新生们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资助中心迎来了办理的高峰期,游兴芳经常忙得连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由于首次贷款相较于续贷需要填写更多的资料,办理流程也更为繁琐,所以集中性的办理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经常到了下班时间还有人在排队等待办理业务。为了不让大老远赶来的同学白跑一趟,她们坚持中午加班办理业务,午饭就在食堂草草解决。

    等待办理业务的学生和家长

    虽然身体累些,但郭红梅内心非常满足。每当贷款者办理好业务,真诚地向她报以微笑表示感谢时,郭红梅内心的疲惫便一扫而光。

    傍晚六点,当郭红梅走出资助中心的大门,看着这座即将步入夜晚的小城时,她的脚步总是变得轻盈起来,哼着小曲回到家中,在工作日志的结尾写道:“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志愿者工作日志


    润心

    志愿者传递的爱心,一直被看见,总是被回报。

    7月28日中午,资助中心正在安装空调,志愿者朱景鹏作为值班人员,便推迟了下班时间。炎热的中午,一对看起来有些面熟的父女来到了办公室。原来,他们上午已经来过一次,但是因为不能使用多张银行卡还款,所以只好中午再来一次。

    “父女俩来一趟不容易,继续工作吧,不能让他们再跑一趟了!”朱景鹏没有犹豫,转身就投入到了工作岗位,帮助这对父女办理好了还款业务。

    “辛苦同学,耽误你下班了!”那位父亲脸上满是感激之色,急忙递来一瓶饮料。

    朱景鹏连忙婉言谢绝,说:“没事,我是一名助贷志愿者,是服务者,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句质朴又真诚的回应,诠释了志愿精神的内涵。温心帮助、感激回应,一来一往间,志愿者和贷款者为这燥热的夏天,带来了一股清凉。

    朱景鹏为家长解答疑问


    变通

    熟悉工作流程后,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有时,他们也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没有带学生证怎么办?

    一名学生专程到学生资助中心办理贷款信息变更,却只携带了学生证。根据规定,只有带上印有学校红章的在校证明,才能进行信息变更。

    一开始,志愿者刘瑞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规定摆在那儿,需要遵守,可又不忍心让那位学生白跑一趟。刘瑞芬便主动请示老师和资助管理中心,在多方支持下,刘瑞芬最终得到批复,帮助那位学生完成了信息变更。

    刘瑞芬身着南昌大学工作服


    坚守

    井然有序的办理流程、及时有效的沟通解答、热情耐心的服务、办理成功后的喜悦,所有这些背后都凝结着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

    在这段和同事领导相处的时间里,志愿者郭红梅印象最深的是当地教育资助中心主任的言传身教。

    一位来办理贷款手续的家长,颤巍巍地捏着笔,写两下、放松,再捏紧,反反复复几次,才写下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郭红梅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心中虽然着急,却不知道该怎么给予帮助。后来,县资助中心主任在工作总结中提到:“我们要照顾到每位贷款者的实际情况。规定是死的,方法是活的。下次再遇到类似状况,可以帮忙代签。”

    县资助中心主任多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遇到过各种情况,拥有丰富的经验。他十分强调工作时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助贷者服务是他一直奉行的原则。

    全省各个县市区,像这位主任一样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扶贫一线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年复一年地用心付出,只为帮助无数贫困学子继续求学。


    分享

    4be2250fdfc64a1e88ea5b0c6bfd07d0.jpg

    11月12日下午,校学生资助中心召开了2020年暑期生源地助学贷款交流会。会议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暑期实践心得。大家一致反映,50天的切身经历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不易,通过这一段志愿服务,不仅提高了自己待人接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增强了自信、勇气、信心与社会责任感。

    “这次的志愿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每天和大量的陌生人打交道,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服务他人。同时,我也在倾听励志求学的故事中,汲取了不断前行的力量。”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卢晓琳动情地向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故事。

    借助这个平台,他们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更好的规划。


    12年志愿接力,圆梦薪火相传

    暑期生源地贷款志愿服务工作,从2009年到今天,已经12年了。12个年头的坚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成为了我省高校志愿服务的响亮品牌,打出了学校的大美名片。

    一个人的无私奉献,带来个体价值的提升;一群人的无悔青春,凝聚了青年人的力量;一代人的默默付出,汇聚成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

    南昌大学2020年助学贷款志愿者岗前业务培训合影

    南大人的助贷志愿者服务已经延续了12年,在全省各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脚印,帮助万千大学生圆梦学业。未来,助贷政策还将惠及更多怀有梦想的青年学子,薪火相传的故事将被继续书写!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明年,希望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这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拼搏有信念、有奋斗、有收获的人生。